首页 > k8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k8凯发版官网|“云”上的银行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6:35    次浏览

□本报记者陈莹莹30岁的彭金东是网商银行信贷业务的首批用户之一。从2010年至今的6年里,他的生意从一家单日流水只有几百元的淘宝街舞服饰店,发展到年营收过千万元、拥有自主品牌的全品类服装店铺。去年“双十一”之前,经过“云端”的大数据风控分析,网商银行给予彭金东一笔200万元的授信。他支用这笔贷款之后招聘了一个专业的服装设计师团队,准备创建服装品牌。不过,更多时候,作为互联网银行,网商银行的单笔放贷规模是十几万、几万甚至几千元。“没错,我们自称是跑在‘云’上的银行,可就是这么接地气。”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语带调侃意味。网商银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,一年来,运用大数据风控、互联网技术等工具,该行共服务170万家小微企业,户均贷款仅为4万元。在传统银行眼中,单笔贷款金额如此之低,可以肯定是不赚钱、不值得做的买卖。然而,基于互联网的“云”,网商银行正在挖掘商机。赵卫星说,“云端”带来了海量的大数据,但网商银行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理解和识别能力。例如,淘宝网一个商家隔多长时间会修改备货栏?这是传统银行无法监测或者即使监测到也无法有效利用的,但网商银行利用大数据优势,分析判断商家在同类型商家、整个行业里所处的情况。“云”会把商家持续、稳定的经营数据换算成一个行为数据。例如,某一行业修改备货栏的频率是每3个月一次,如果某商家超过3个月都没修改,则说明其经营行为可能存在一定风险。“这些数据不是现成的、传统的财务数据,必须放在整个交易环节、整个行业里去比较,传统银行很难做到这一点。”赵卫星说,为了加大风控力度,他们还会做多重交叉验证,这也是传统银行难做到的,因为后者在贷款发放之后,就几乎与客户脱节了。在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眼中,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。纯线上运营的互联网银行没有网点和面对面服务,主要依靠数据信息分析应用替代传统的人工核查和经验判断,所面对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与传统银行截然不同。如何在互联网海量和高并发交易背景下做好、做实、做精风险管理工作,是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课题。一直以来,微众银行都在借助腾讯独特的社交网络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,探索解决互联网银行风控难题。通过引入国外新型风险识别和算法技术,微众银行陆续建立了客户分群授信、社交评分、信用评分、商户授信管理、欺诈侦测等系列模型,(下转A02版)